【广州日报】1·26驰援日记 | 心疼同行!院感控制是重中之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助武汉医疗队的队长刘大钺主任医师:
1月26日,广东医疗队正式进入汉口医院,接管呼吸一病区工作。该院距华南海鲜城6、7公里,可谓是疫区中心的中心。医疗队内现在有三个医院感染控制的专家,我是其中之一。我们三人“三班倒”进入隔离病区,今天中午12点我已经进入病区,工作4个小时后进行轮换,因为我们在隔离病区停留的时间有限制,接下来稍事休息,我还要进行第二个波次的工作。
今天最大的感受是心疼当地的同行,他们真是尽力了!在广东医疗队接管前,武汉医生在隔离病区两人一组,分成两班,一次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这个呼吸隔离病区的病房是临时改造的,隔离、分区都不到位。病区已接近满负荷运转,住院70人,其中3人病危,52人病重,是除ICU外病人病情最重的病区。我们共有28个医生、66个护士,分成六班。说实话在广州的病区平均床位不超过50人,但这里多了20多个病人,还有陪同的家属,院感控制难度极高,可以说“压力山大”。
今天,中山大学三家附属医院第一批进入病房工作的有中山一院院感控制刘大钺,护士黎佩华、梁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护士刘桂容、李青,中山三院护士郑小燕、郑丽花。
其他同事今天在干什么?在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为明天进入病区做好充分准备。
医疗队要做到“人人过关”,我的同事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易慧还做了一份详细的穿脱防护服笔记。
这是不是小题大做?当然不是,因为穿脱防护服对院感控制来说非常重要。一方面我们要保护好自己,避免在病区内受到感染,另一方面我们绝不能把病原等污染物带出病区,危及其他病人和医务人员。 其实穿防护服不是难题,难点在于脱下来。在脱下来的过程中要严格避免外层衣物沾染的污染物接触到内层,一个动作都不能马虎,不求快,但求防护到位,万无一失。我们必须保护好自己,才能全力救治病人、支援同行!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
报道链接:https://pc.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detail/1133179?site4
2020-01-26